• 您的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随笔小记
    随笔小记
    随笔小记

    无声的底片

    稿件来源:宁夏西部创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    发布时间: 2025-08-25

      这个暑期,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悄然上映。作为档期里首部以抗战为背景的影片,它没有炫目的特效,也没有精彩的宣传,却像一柄钝刀,重重划过每一位观众的心。看完之后,那份沉重久久不能散去,我愿将这份触动与大家分享。

      影片将镜头对准1937年冬天的南京。在血腥屠城的阴影下,一群素不相识的人躲进了吉祥照相馆。他们挣扎、恐惧、互助,最终携手完成了一件大事——调换日军随军摄影师拍摄的屠城底片,让世界看见真相。

      有几个场景,锋利如刀:南京街头尸横遍野,一只小狗守在主人遗体旁,日军摄影师上前喂食示好。可一转脸,他对原本以“朋友”相称的冲洗师阿昌,一旦失去利用价值便动了杀心。什么是“有小礼而无大义”?这就是。日军指挥官在书房写下“仁义礼智信”,转身便实施惨无人道的大屠杀。祭祀完阵亡士兵后,日军转眼便扫射河边无辜百姓。更令人窒息的是,新来的日军冲洗师望着满江血水,竟惋惜没有彩色胶片记录这“壮丽”的景象……恶,从来不是张牙舞爪,而是穿上文明的礼服,再掏出刺刀。

      但黑暗中仍有光。吉祥照相馆的地窖里,人们互相推让着仅有的两张出城通行证,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;翻译官为了妻儿和活下去委身于日军,最终为救相好而死;军人宋存义知道弟弟被日军屠杀后,毅然以南京城墙砖砸死日军冲洗师,用牺牲完成最后的抗争;作为摄影师,吉祥照相馆老板老金和平年代用相机记录大好河山,城破之后竭力保存日军的暴行铁证,让世界知道南京的苦难与惨状。

      1937年冬的南京城,日军如毒蛇涌入,百姓逃生无门。他们忍辱负重、苟且偷生,但在嗜血的屠刀下,“生”的希望仍被无情碾碎。我们观看这样的电影,不是为了制造仇恨,而是为了记住——不曾亲历苦难的人,没有资格替逝去的同胞原谅,正如男主角阿昌最后所说:“我们不是朋友。”

      最后片尾字幕无声亮起八个大字:铭记历史,吾辈自强。这是一代人的血泪,也是我们一代人的责任。(张鹤腾)

      作者简介
      张鹤腾,西创宁东铁路公司工电段职工。爱好书法,以书法为墨,以书法静心。

    股票代码:000557


    版权所有:西部创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@ 2021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宁ICP备16001674号-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692号